微信

行业动态

奋斗创造奇迹,力量源于团结

行业动态

协会工作

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简介
发布时间:2024-07-30      点击次数:128

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简介

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,前身为昭通市戏剧家协会,2018年8月,在市委宣传部、市文联的关心下,将影视工作者纳入协会管理,正式更名为“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”。

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,简称:昭通市影视剧协。是昭通市热心电影、电视、戏剧事业的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及个人自愿组成的专业性、全市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。登记机关:昭通市民政局,主管部门:昭通市文联,办公地址:昭通市昭阳区昭通大道与镇雄路交汇处丽水馨城C8-9栋。经营范围包括:开展培训、研讨、调研交流等活动,加强与政府部门、科研院校等的沟通交流,反映会员意愿,维护会员权益,举办各类活动。

第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.jpg

发展历史

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,前身为昭通市戏剧家协会,最早成立于2008年,2018年8月,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,按照市委宣传部、市文联的相关要求,将影视工作者纳入协会管理,正式更名为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。2018年12月7日,在昭通文学艺术家创作中心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,来自全市的57名会员参加会议。会议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和主席团。2024年7月29日,在紫光大酒店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,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和主席团。

协会自成立以来,在被誉为“戏剧双雄”,昭通文学的拓荒者和代表者的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两任主席蒋仲文、廖天云的带领下,大型话剧《墙倒•补天》《记忆•奥斯维辛》《昭通故事》,诗剧《窗》、文学台本《情满高原》,大型剧作《风水宝地》,小话剧《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》和《弱肩担道义》等推动昭通戏剧工作取得长足发展,多部剧作荣获中国曹禺小戏剧本奖、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创作奖、云南省文学艺术政府奖等奖项。

近年来,在中共昭通市委宣传部、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领导下,在云南省戏剧家协会、云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、云南省电影家协会的指导下,在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,协会主席团、理事会认真履职,积极作为,着力在理论教育、主题实践、宣传推介、志愿服务和行风建设等方面,积极为广大会员和艺术工作者开展“团结引导、联络协调、服务管理、自律维权”工作,不断发挥行业建设的主导作用,为昭通影视戏剧行业创新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
协会第二次动员大会.jpg

昭通市影视戏剧论坛.jpg

组织体系


第一届领导机构

主 席:蒋仲文

副主席:廖天云

 

第二届领导机构

主 席:邓翰超

副主席:廖天云、马应富、杨  林、龙海浪

 

第三届领导机构

主 席:邓翰超

副主席:撒召璐、王  超、马应富、李  润、罗贵庆、朱绍能

秘书长:何书琪

理  事:马应富、马应翠、王  超、邓翰超、朱旭东、朱绍能、芶发林、李  润、李  翔、李荣武、吴  旭、吴庆钧、何书琪、罗贵庆、周永晋、黄跃达、黄琬淇、曹  领、撒召璐



建设成就


一、昭通文学戏剧化,推动影视人才队伍建设。在被誉为“戏剧双雄”的蒋仲文和廖天云两位前辈的影响下,通过大型话剧《墙倒•补天》《记忆•奥斯维辛》等一系列昭通戏剧作品,走向全国,推动昭通影视人才队伍建设,多部剧作荣获中国曹禺小戏剧本奖、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创作奖、云南省文学艺术政府奖等奖项。

二、昭通文学影视化,推动影视产业创新发展。从2005年9月,夏天敏老师小说改编的电影《好大一对羊》走进北大清华,掀起了“原生态文化”的热潮(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原生态电影),昭通文学影视化开始出现雏形:电影《包裹》《香火》《系红裤带的女人》《水恋》《破天荒》《天之坑》《安家》《我的男友是辅警》《乌蒙奇缘》《白桔》《让你看看我的脸》《黄昏过后》,电视剧《锻刀》《国色芳华》等网络推红院线热映,昭通微电影也在全国各类电影节展露风姿,昭通纪录片逐步开启全国之旅。电影短片《出嫁》获香港电影“香江奖”“紫荆花奖”“最佳导演、最佳短片、最佳摄影”三项评委会提名奖,电影《黄昏过后》导演邓翰超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主竞赛单元“最佳新锐导演”荣誉。

协会合影.jpg




您感兴趣的新闻
上一条: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
下一条:昭通市影视戏剧家协会章程

返回列表